承节俭之德,存敬畏之心 http://www.cqew.com.cn 2022年3月21日 |
承节俭之德,存敬畏之心
尊敬的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 大家上午好! 我是来自高2023级7班的谭雄舰。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《承节俭之德,存敬畏之心》。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写到: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勤劳节俭的意义和奢侈浮夸的危害。古往今来,无数文人墨客都为此留下绚丽的诗篇,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节俭的美德。作为当代青年,我们应传承节俭的美德,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,长存敬畏之心。 “厉”是严格认真的意思,“行”是实行的意思。所以“厉行节约”即为“严格认真地实行节约”。数以万计的标语都曾采用这个成语,不知同学们是否思考过“厉行节约”究竟有什么意义? 首先,“厉行节约”是提升自我修养,走向成功的捷径。诸葛亮在《诫子书》中写到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”诸葛亮事奉节俭,力戒奢侈,方开创“三足鼎立”的局面;汉文帝廉洁爱民、励精图治,造就“文景之治”;朱元璋厉行节约、勤俭治国,终创“大明王朝”……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!节俭的生活习惯,不是我们用来谈论的工具,而是自我修养的一种体现。我们要把节约的习惯用在每一个需要节约的地方,而不是一味地作秀给别人看以博取好感。只有把节俭放在灵魂中,去学习、去思考、去实践,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方能行君子之道,入成功之门! 其次,“厉行节约”是社会经济稳定增长、生态环境事业欣欣向荣的基石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“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,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。”倘若一国之民,均能承节俭之德,存敬畏之心,将每一份资源都合理用到该用的地方,那么经济发展、社会稳定便有了坚实的保障。同时,在生态环境方面,倘若我们均能做到“取之有度,用之有节”,则何愁生态破坏、环境污染、资源短缺呢? 最后,“厉行节约”是一个国家赓续发展的动力,是民族永葆青春的秘方。《墨子》中写到:“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”我国是一个能耗大国,人口众多,能源资源相对缺乏,如果再不节约资源,将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。我国十四亿人口,倘若每人都节约一度电、一张纸、一滴水、一粒米,加起来能节约多少?反之,若每人都浪费一点,加起来又会浪费多少?一念之差就可能决定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富裕、先进或是贫穷、落后!如果一国之民都心怀天下,用节俭之德筑起民族精神的长城,那么国家将更有前途,民族将更有希望! 放眼全球,东非高原上,无数农民因蝗灾颗粒无收而呼天抢地;无数儿童因极度营养不良而瘦骨嶙峋;无数妇女因争抢一桶水而大打出手……每每想到这些,一种敬畏之心便油然而生。不是每个人生来就能吃得好,穿得暖,只因我们生在一个强大的祖国!同学们,当我们持起手中饭菜充盈的餐盘,准备一倒了之的时候,想想那些受苦受饿的民众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浪费? 践行节约之道,对每个人来说都并非难事。教室里,做到人走灯灭,随手关灯虽是举手之劳,但也意义重大;食堂里,遵循“吃多少打多少;打多少吃多少”的原则,不浪费每一粒粮食;寝室里,做到节约每一滴水,及时关闭水龙头,而不是任其“咆哮”……厉行节约,利在当代,功在千秋啊! 同学们,传承节俭美德,长存敬畏之心,迩之利己,远之利国,吾辈何乐而不为? 谢谢大家,我的演讲到此结束! |
(阅览次数:27270次) 【大 中 小】 【告诉好友】 【关闭】 |
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版权所有! (C) 2010 渝ICP备18017508号 技术支持:重庆鼎网科技 BID
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154号